返回 绿色芒果

易烊千玺 “礐峃” 巡演收官:山石为魂的艺术叙事,六年蜕变的舞台答卷

2025-09-05
当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最后一束追光落在易烊千玺身上,他弯腰鞠躬的身影与背景屏上缓缓聚拢的 “泥土山脉” 重叠 —— 这场始于上海、终于北京的 “礐峃” 巡回演唱会,以极具仪式感的收尾,为观众呈上一份跨越六年的舞台答卷。从 2019 年 “玊尔” 演唱会的青涩内敛,到如今 “礐峃” 巡演的成熟通透,易烊千玺用山石意象构建的艺术世界,不仅打破了常规演唱会的娱乐边界,更完成了一次自我艺术人格的重塑。
“礐峃” 二字,取 “山石嶙峋、沟壑纵横” 之意,既是巡演主题,更是贯穿始终的艺术母题。上海首站舞台上,360 度环形屏模拟出 “山体开裂” 的视觉奇观,易烊千玺在《楔石》的旋律中从 “岩石裂缝” 中走出,暗合其新 EP 中 “以渺小为起点,以坚韧为内核” 的创作理念;北京收官场更将 “泥土塑山计划” 推向高潮 —— 观众提前带来的各地泥土,经艺术装置转化为动态数字山脉,当《念想》的前奏响起,屏幕上的 “泥土山脉” 随旋律起伏流转,形成 “万人共筑一山” 的震撼场景。这种将自然意象与音乐叙事深度融合的设计,让演唱会超越了单纯的表演范畴,成为一场可触摸、可参与的沉浸式艺术展。
舞台表演的编排,则清晰勾勒出易烊千玺六年的艺术蜕变。上海站他突破性地将现代舞与电子乐结合,在《Fall》的 remix 版本中,以肢体语言模拟 “岩石风化” 的过程,肢体控制的精准度较 “玊尔” 时期提升显著;北京站收官场,他重新演绎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时,特意加入钢琴独奏段落,褪去电影原声的悲怆,注入历经时光沉淀的温柔。最令人动容的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构:当《青春修炼手册》的旋律以弦乐四重奏形式响起,台下观众自发打开手机闪光灯,易烊千玺笑着举起话筒与全场合唱,曾经的少年偶像与如今的成熟艺人在此刻完成对话。这种 “解构 – 重构 – 再生” 的表演逻辑,让每首歌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。
巡演的艺术价值,更在于对 “舞台空间” 的颠覆性使用。不同于传统演唱会的 “歌手 – 观众” 单向输出,“礐峃” 巡演在北京站设置 “山间洞穴” 互动区 —— 观众可走进由投影打造的 “岩石洞穴”,聆听易烊千玺录制的自然白噪音与创作絮语;上海站则将舞台延伸至观众席中央的 “山脊通道”,当他在《冷静和热情之间》的节奏中穿行时,与观众的距离缩短至不足两米。这种 “打破边界” 的设计,恰如易烊千玺在采访中所说:“‘礐峃’的山,不是隔绝人的屏障,而是让人靠近的桥梁。”
从上海梅赛德斯 – 奔驰文化中心的 “开山”,到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 “筑峰”,“礐峃” 巡演以艺术化的表达,诠释了一个青年艺人对舞台的敬畏与创新。当最后一首《再见》落幕,背景屏上的 “泥土山脉” 渐变为星空,这场耗时两月的巡演,早已不是简单的音乐表演,而是易烊千玺用六年时光打磨的艺术宣言 —— 正如山石需经风雨雕琢方能成峰,真正的艺人,亦需在时光与热爱中,不断重塑自我,方能抵达更高远的艺术之境。

最新文章

虾米音乐节:在阿那亚的海风中,编织一场艺术与音乐的奇遇

音乐

 

阅读17532

易烊千玺 “礐峃” 巡演收官:山石为魂的艺术叙事,六年蜕变的舞台答卷

音乐

 

阅读13179

《音你而来 2》:用旋律编织跨国文化对话,让音乐成为无界语言

综艺

 

阅读18189

空中滴滴:低空出行时代的技术突围与现实落地

科技

 

阅读19440

人性灰度与正义坚守 ——《以法之名》的人物塑造与法治内核

电视剧

 

阅读17344

冀ICP备20013543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