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美国的技术封锁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的科研步伐,反而成为自主突破的催化剂。如今,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进展,正是对这种封锁最有力的回应。
氧化镓雷达的诞生,标志着空战进入精准打击的新时代,中国六代机作为先进战机的佼佼者,未来极有可能使用该雷达。
长期以来,美国凭借F-22、F-35等隐身战机在亚太地区构建技术护城河,试图形成降维威慑。
如今,氧化镓雷达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,对非隐身目标探测范围达1200公里,相比之下,F -22、F -35雷达的探测距离较短,使得中国六代机在超视距作战中能提前发现目标,占据主动,而美国战机可能在未察觉时就已被锁定。
同时,氧化镓的禁带宽度大,材料的耐高压和耐高温能力强,在相同尺寸下可输出更高发射功率。在复杂电磁环境中,氧化镓雷达能保持稳定运行并精准锁定目标,而美国战机雷达在面对强干扰时,性能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。
再者,氧化镓雷达分辨率达到厘米级,能穿透美国战机的隐身涂层,识别战机挂载的导弹型号,可使中国六代机更清晰地掌握目标细节,在空战中更准确地判断敌方态势。而美国现役战机雷达的分辨率相对较低,在识别目标细节方面处于劣势。
此外,中国六代机的氧化镓雷达可同时跟踪200个以上目标,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多目标空战环境,相比之下,美国F -22、F -35等战机的雷达,在面对大规模空战或饱和攻击时,毫无招架之力。
若中国六代机搭载该雷达并在东南沿海部署,可提前400公里锁定从冲绳起飞的F-22编队,配合霹雳-15远程空对空导弹,实现超远程点杀。这一战术优势,如同在对手进入攻击圈前便架起天罗地网,让美军战机陷入未战先危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