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说比房价下跌更让人操心的事情,是退休养老问题呢?
在河北某村庄,72岁的陈奶奶守着190元养老金和半亩薄田度日。儿子在县城送外卖,月入4000元却要养四老两小。“不拖累孩子就行”,她啃着馒头就咸菜的日常,是中国1.2亿农村老人的缩影。
城市孤寡老人同样艰难。北京海淀区独居的吴教授,退休金6000元却患阿尔茨海默症,冰箱里塞满过期食物——社区养老服务站距家3公里,他常忘记怎么去。
当退休人群在温饱线挣扎时,其实房价温和回落反显现积极信号:房价下跌释放消费潜力。无房族购房成本降低,房奴月供减少,省出资金可转向教育、医疗等民生领域。
此外,房地产“蓄水池”功能减弱后,资金加速流向5G、人工智能等实体产业。浙江某县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长23%,远超地产开发增速。
2025年5月数据显示,70城房价同比降幅连续收窄,商品房库存三个月连降。国家统计局明确:“加大好房供应,释放改善性需求”成为新抓手。
笔者认为,面对老龄化海啸,修补式改革已不足应对,需系统性突围:比如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至500元/月**,挂钩贫困线动态调整;推进全国统筹,结束企业/机关事业单位“双轨制”。
要知道房价涨跌关乎资产波动,而养老危机直击生存尊严。2025年,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历史性突破3亿大关。当这些曾用青春浇筑经济奇迹的人们,在晚年陷入“养老金不够花、看病不敢去、摔倒没人扶”的困局,任何关于发展的宏大叙事都显得苍白。
页码: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