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绿色芒果

《披荆斩棘 5》:阵容争议与赛制革新下的综 N 代困局

2025-09-04
当陈小春第三次站在《披荆斩棘》的舞台上,与张智霖、林晓峰等老搭档再度组成 “大湾区战队” 时,屏幕前的观众却难掩失望 ——2025 年 8 月开播的《披荆斩棘 5》(以下简称《披哥 5》),虽以 “代际对抗赛” 的赛制革新为卖点,却因嘉宾阵容的 “老面孔扎堆” 与 “新生代断层”,陷入了综 N 代的典型困境。
节目最受诟病的,莫过于嘉宾阵容的 “重复性” 与 “失衡感”。经典阵营中,“回锅肉” 嘉宾占比超过七成:陈小春、李承铉、张晋等均是两度以上参赛,“再就业男团” 苏醒、王铮亮、张远、王栎鑫更是近年综艺常客,他们的互动模式、舞台风格早已被观众熟知。尤其是大湾区战队,从第一季的 “粤语金曲回忆杀” 到第五季的 “复刻式表演”,相似的套路让 “情怀” 逐渐沦为 “审美疲劳”。有观众在社交平台吐槽:“看到陈小春拿起麦克风,我甚至能预判他会选哪首歌、会有怎样的舞台动作。” 而新生代阵营的配置更显尴尬:全员未满 20 岁的 “TOP 登陆少年” 缺乏舞台经验与国民度,成立仅 5 个月的 PROME 乐队毫无知名度,INTO1 成员伯远、刘彰等此前参赛未出圈,唯有 “新世代” 说唱组合凭借热狗、沙一汀等实力派,勉强撑起期待值。这种 “老的太熟、新的太嫩” 的阵容结构,让 “代际对抗” 沦为噱头,难以形成真正的艺术碰撞。
为挽救口碑,《披哥 5》推出了堪称 “史上最复杂” 的赛制革新。节目将 28 位嘉宾分为七大战队,摒弃以往 “单打独斗” 的淘汰模式,改为 “共生谋破局” 的团体竞技,要求战队间通过七场舞台角逐争夺 “X-team” 称号。这种设计本想强化 “团队协作” 与 “代际互助”,却因规则繁琐导致叙事混乱。首期节目中,“经典阵营与新生代阵营的对战规则”“战队重组机制”“火力值计算方式” 等多重设定密集抛出,观众直呼 “看不懂”;而 “换队友” 环节与 PROME 乐队的 “整体性” 产生冲突 —— 若保留乐队完整阵容,便违背赛制核心;若拆分重组,又会削弱乐队的舞台表现力,这种矛盾暴露了赛制设计与嘉宾特性的脱节。
阵容与赛制的双重问题,本质上是综 N 代 “内容枯竭” 的缩影。随着《披哥》《浪姐》等系列综艺的持续开发,内娱适合参赛的 “中年男艺人” 资源已近枯竭,节目组不得不向下兼容年轻偶像,却又缺乏培养新人的耐心与能力。同时,平台对 “流量安全” 的追求,让制作方不敢冒险启用素人或小众艺人,只能反复依赖 “老面孔” 保障基本盘。这种 “保守策略” 虽能维持短期热度,却加速了观众的审美疲劳。数据显示,《披哥 5》首播播放量较上一季下降 35%,微博热搜数量减少 28%,“# 披哥 5 好看吗 #” 话题下,负面评价占比超六成,“没新意”“凑数感” 成为高频词。
若节目后续能减少 “情怀绑架”,给新生代更多展示空间,让老嘉宾尝试突破性风格,或许能在 “代际融合” 上真正找到共鸣点。毕竟,观众反感的从来不是 “老面孔”,而是缺乏诚意的 “重复创作”—— 正如《披哥》系列的初心 “滚烫人生”,唯有持续突破自我,才能让综 N 代摆脱困局,重拾往日荣光。

最新文章

薛凯琪演唱会穿着争议:艺术表达与舆论审视的碰撞

音乐

 

阅读15237

梁龙新专辑:打破标签,探寻多元艺术表达

音乐

 

阅读15387

《王牌对王牌 9》:欢笑与温情交织的视听盛宴

综艺

 

阅读16786

星河倾泻夜空!无人机烟火秀演绎 “九天银河瀑布” 奇观

科技

 

阅读13853

《子夜归》大结局:爱与命运的深度交织

电视剧

 

阅读13936

冀ICP备20013543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