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,取材自真实历史的电影《营救飞虎》于深圳举办华南地区首映活动,编剧兼导演刘浩良,领衔主演韩庚、米切尔·霍格、陈永胜、王丹妮,主演韩陌,特别演出伍允龙出席活动与观众热情互动,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故事。影片由黄建新监制,将于 9 月 3 日登陆全国院线。

当大鹏湾的晨雾被炮火染红,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带着美军飞行员詹姆斯冲出日军封锁线时,电影《营救飞虎》完成了一次跨越 81 年的历史致敬。这部定档于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影片,以 1944 年港九大队营救飞虎队飞行员的真实事件为蓝本,用 48 小时极限营救的叙事框架,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传奇搬上大银幕。


影片的历史还原度堪称苛刻。剧组在深圳坪山区 1:1 复刻了 5000 平方米的红磡、湾仔街景,从摩斯密码本到日军军服的纽扣样式,均参照 23 件文物原型制作。导演刘浩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复原香港街景,爆破场景则使用微量炸药逐帧拍摄,38% 的特效镜头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让观众真切感受 “每一颗子弹都有来路” 的战场质感。这种严谨在剧情上尤为明显:我党潜伏人员欢少(韩庚 饰)的刺杀任务与游击队的营救行动意外交织,日军海陆空立体封锁的压迫感,均源自东江纵队 1400 余次真实作战记录的提炼。


但《营救飞虎》的价值不止于复刻。监制黄建新强调影片 “不是在讲‘杀’而是在讲‘活’”,这句创作理念在多个场景中得到印证:当詹姆斯将八音盒留给游击队员虾米,盒中《送别》旋律响起时 —— 这个改编自美国民谣《梦见家和母亲》的曲子,瞬间打通了中美观众的情感共鸣。在海蚀洞实景拍摄的戏份里,战士们分食一块压缩饼干的细节,比任何宏大口号都更能体现 “活着” 的珍贵。这种将历史真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创作,让影片在首映时收获 “燃爽解压” 的评价之余,更成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生动教材。
电影《营救飞虎》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,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、深圳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、五洲传播中心、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出品,将于9月3日登陆全国院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