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媒善娶》就像古装剧流水线上刚下线的 “标准件”—— 打开一看,从剧情到人设全是似曾相识的套路,连服化道都透着股敷衍的塑料感。这部被寄予 “小成本黑马” 期待的剧集,如今看来更像是一部毫无亮点的烂俗之作,扑街的可能性几乎写在了每一个剧情预告里。

先看剧情,说是 “女扮男装搞事业” 的古装轻喜剧,实则把十年前的老梗翻炒到粘锅。女主为了给家族洗冤,女扮男装混入官场当 “金牌媒婆”,刚上任就撞上眼高于顶的男主 —— 一位手握权柄却厌恶联姻的侯爷。两人从互相拆台到暗生情愫,中间穿插 “欢喜冤家” 的推拉戏码,连误会都来得毫无新意:女主身份差点暴露时总有配角 “恰好” 出现,男主明明察觉疑点却偏要 “再等等看”。这种被观众能提前猜中十集剧情的套路,就像嚼别人嚼过的口香糖,只剩乏味的黏腻感。

人设更是垮得没眼看。女主顶着 “聪慧机敏” 的标签,实际行动全靠运气:谈判时说不出三句有分量的话,解决危机全凭男主暗中帮忙,所谓的 “搞事业” 不过是在镜头前装模作样翻账本。男主的 “傲娇” 则演成了 “油腻”,明明是侯爷身份,却总在公共场合对女主动手动脚,美其名曰 “试探”,实则透着对边界感的无视。连配角都难逃工具人命运:恶毒女配除了翻白眼就是使绊子,忠心管家永远在 “关键时刻” 递上关键信息,每个角色都像从古装剧人设库里复制粘贴来的,毫无灵魂可言。
制作上的敷衍更是劝退观众。服化道号称 “还原古风美学”,实则女主的男装造型像偷穿了父亲的衣服,宽袍大袖遮不住不合身的褶皱;男主的侯爷朝服颜色饱和度高得刺眼,廉价的刺绣纹路在镜头下清晰可见。最离谱的是场景搭建,所谓的 “京城街道” 只有寥寥三个摊位,百姓群演加起来不到十人,连女主跑过的 “热闹市集” 都空旷得能开广场舞大会。这种肉眼可见的低成本,与其说是 “经费有限”,不如说是创作态度的偷懒 —— 连基本的场景真实感都懒得营造,还谈什么让观众代入剧情?

如今古装剧市场早就过了 “随便拍拍就能火” 的时代,观众见过《琅琊榜》的权谋深度,也看过《梦华录》的细腻质感,对烂俗套路的容忍度越来越低。《明媒善娶》既没有新鲜的剧情内核,也没有能撑得起角色的演技,更缺乏制作上的诚意,就像古装剧赛道上的 “凑数选手”。如果说一部剧的扑街需要理由,那这部剧的理由或许就是:它从头到尾,都没拿出过一点能让观众记住的东西。
等到正式开播,恐怕只会在 “毫无水花” 的吐槽声里,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剧集海洋里 —— 毕竟,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谁愿意为一部连 “认真” 二字都做不到的烂俗剧浪费时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