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华语一哥”,换人了?
Spotify最新榜单显示,说唱歌手揽佬已取代周杰伦,成为华语歌手中月听众数量最多的歌手,月收听人数突破302.2万。
你或许对揽佬这个名字感到陌生,但一定听过“来财来”和“大展鸿图”。
《八方来财》《大展鸿图》这两首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说唱歌曲,前者全网总播放量已超过100亿,后者则在海外掀起了翻跳热潮。
在方言说唱火出国门的背后,中文说唱已迎来真正的“大展鸿图”。
方言说唱的持续发酵
《大展鸿图》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。
方言说唱的流行,其实从2017年《中国有嘻哈》播出时就已初现端倪。
彼时,冠军GAI多次在舞台上表演融入重庆方言的说唱作品,用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演绎江湖豪情与市井烟火气,这种独特的风格一直延续到如今的《歌手2025》舞台。
川渝地区凭借其包容性强的文化氛围、闲适的生活状态以及方言本身的韵律优势,成为了说唱音乐的沃土,孕育出众多知名厂牌和说唱歌手。重庆、成都的多个说唱厂牌都十分擅长用熟悉的方言创作歌曲,作品传播度也极为广泛。
如今,越来越多说唱歌手开始在作品中融入其他地域、民族元素。
不仅导师万妮达的《莫加戴》中结合了闽南语元素,《新说唱2025》中也有不少融合方言的说唱作品。
来自莆田的翁杰Winjay演唱了带有浓浓“海蛎子味”的《南部Southside》;Yamy郭颖带来了粤语说唱;BABYKUSH演唱了《Kyrgyz Swag(游牧自信)》;翁杰Winjay和OuttaWave合作的《街道热》则将南北方言与细碎律动巧妙结合。
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5年中国说唱音乐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》,华语(标准国语)以54.45%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说唱音乐语言,华语(地区方言)以48.86%的占比紧随其后,这一数据反映出方言在说唱音乐中受欢迎程度。
而方言说唱之所以能快速传播,自有其内在基因。
一方面,与普通话相比,方言的词汇和发音更加丰富,韵律感更强,朗朗上口;另一方面,几十秒的说唱片段非常适配短视频传播环境,易于模仿,能够引发强烈的地域认同感。
《八方来财》《大展鸿图》就是典型例子,简单重复的歌词配上洗脑的旋律,让人听过几次后就忍不住跟着哼唱。
不同于“勒是雾都”的燃炸风格,这两首爆款曲目都采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,自带画面感,用扎根于广东人日常生活的物品唤起听众的文化归属感。
尽管这两首歌被不少人诟病“庸俗”“土气”,认为它们趁着“大家都想搞钱”的时机靠荒唐抽象走红,但不可否认其存在的闪光点。
《大展鸿图》采样了经典粤剧《帝女花》,将来自美国南方的孟菲斯嘻哈beat与中国东南沿海的地方文化相结合,开创“揽式孟菲斯”,受到不少海外说唱歌手的推崇,网友甚至调侃道:“这个beat用来配梦话都好听。”
《八方来财》采用客家口音的普通话,带有浓重的民俗风情,贴合广东人千禧记忆从而引发“中式梦核”感。
而“老天保佑金山银山全都有”的原曲《因果》,则采样自86版《西游记》的玉帝专属的天府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