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帛书领域对于龙洋,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,但她的专业素养、文化底蕴与亲和力,为文化类节目主持人树立了新的标杆,也引发了网友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入思考。龙洋最令人称道的是对专业内容的精准把控,面对冷门帛书文化主题,并不满足于照本宣科,而是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,将专业考古知识与历史文献内容口语化、通俗化。
比如:在解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时,龙洋能够准确指出“《老子》甲乙本”与传世本的差异;谈到帛书中的天文记载时,龙洋又巧妙地将古代星象观测与现代天文学知识联系起来。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,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,又避免了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尴尬。与三位专家学者交流时,龙洋不是单一提问者,也是倾听者和参与者。
龙洋对访谈的把控能力和精准转换能力尤其值得同行学习。能适时抛出专业问题引导讨论深入,如询问帛书修复技术的细节;又能在话题过于专业时及时介入,用生活化的类比帮助观众理解。当专家讨论帛书文字辨识的困难时,龙洋巧妙比喻:“这就像我们试图辨认一位两千年前古人匆忙写下的便条”,顿时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