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为夸张的是,张靓颖的同款眼镜卖爆了。
她的舞蹈动作被各大网红争相模仿,直接破圈。
甚至,她还掀起了各地方文旅与各大旅游景点的跟风热潮,成为新旅游宣传大使。
从《跳楼机》到《九万字》,张靓颖的爆红出圈,可以说是现象级的。
当然,她也打破了刻板印象:原来,张靓颖还可以这样。
不少路人也表示:
早这么扭,当初不就投你了吗?
当年谁没投张靓颖?排队道歉了!
张靓颖多跳,土狗爱看。
一副眼镜,几个动作,直接把神曲变金曲,把观众钓成翘嘴,“张靓颖”三个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!
但随着热度攀升,就有大聪明坐不住了。
说她唱网络热歌是媚俗了。
还说她靠造型出圈是华语乐坛的悲哀了。
正如开头的那些标题。
丁太升更绝,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。
而这种男凝式的低俗审判,已不止一次。
这一次,他更是把没素质当真性情,带着偏见与傲慢对张靓颖的穿着、动作、神态、选歌指手画脚,并试图给扣上“低俗”的帽子,彰显自己的“高雅”。
审美是主观的,每个人都可以发表看法,但以人身攻击展开对音乐的分级,以此博取眼球,才是真的低俗。
暂且抛开这两首歌是否低俗不谈,就他的男凝言论来说,不就是典型的“审美羞耻症”:一见短袖子,立刻想到白臂膊,立刻想到全L体,立刻想到生Z器……
什么时候,不再物化女性,不再用恶俗标题展开对音乐的探讨,或许,还不至于这么令人反感。
好,那么我们再来看看,这两首音乐到底俗不俗。
在这之前,得先搞清楚什么叫“俗”。
如果说,娱乐大众且能引起大众共鸣的歌曲就是俗,那《跳楼机》与《九万字》确实是俗。
但主流歌手唱网络热歌,就必须上纲上线到“华语乐坛的悲哀”与“毁了华语乐坛”,多少过于偏激了。
早些年,张信哲就翻唱过《悬溺》,杨坤与陈楚生也翻唱过《泥巴》,都有着不错的播放量,那华语乐坛不照旧如此?
很赞同李健的观点,没必要要求流行歌曲有多艺术化,因为面向的是大众,这就跟肥皂剧一样娱乐大众。
难道,一两部肥皂剧还能毁了华语影坛不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