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3日清晨,穆龙生收到了美国合作伙伴Kroger超市的贸易订单邮件,订单价格与4月2日前相同。穆龙生是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,他的工厂之前为美国沃尔玛、Kroger等超市代工生产牙刷、牙线等日用品。由于今年4月以来的中美关税摩擦,美国客户暂停了向中国供应商下单,Kroger就是其中之一。
近日,随着关税下降,中国日用品供应商的订单来了,然而,他们的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是怎样的风云变幻,让供应商们的心境产生如此大的起伏?
当美国客户对着27.5%的关税差价,盘算着“逃离中国”时,越南工厂的机器却突然卡壳了——模具得从浙江采购,质检员看不懂英文标签,交货期从25天拖到60天,急得美国采购经理在越洋电话里飙脏话:“这速度,我奶奶织毛衣都比你们快!”中国东莞的睡衣厂老板孙青叼着烟冷笑:“他们以为关税是道数学题,没想到是道哲学题——离开中国,美国人的内裤都得涨价三倍。”
关税降了之后,工厂里的订单哗啦啦地回来,按说老板们该高兴才对,可现在他们脸上都没什么喜气,有人纳闷了:关税降到对华30%、对美10%,订单大批涌进来,这不都是好事,怎么老板还不开心呢?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