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乐风格创新,拓宽C-POP的边界
当前C-POP常被诟病“过度依赖西方制作模板”,A2O MAY通过扎实的现场演唱和融合电子与爵士元素的“Zalpha Pop”风格,展现了C-POP在音乐类型上的多样性,打破了西方市场对华语音乐“单一化”的刻板印象。
文化输出与产业信心,从“镀金”到“扎根”
近年来,中国艺人通过海外榜单营销提升国内影响力的现象屡见不鲜,但A2O MAY的成长似乎更注重长期布局,著名音乐制作人李秀满和其所属公司A2O Entertainment试图通过融合中国本土元素与全球流行趋势,打造独树一帜的C-Pop生态。通过美国广播节目、主流媒体持续曝光和内容输出建立文化认同,在演出中用英语与观众互动,强调“这是开始,请关注我们”,标志着C-POP从“简单的文化符号输出”向“深度参与全球音乐生态”的转变。
行业启示:机遇与挑战并存
C-POP的国际化需兼顾音乐品质与文化表达,要求制作团队既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制作水准,也要保留中国音乐人的核心审美把控,这与张艺兴等艺人团队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制作水平的路径相似。但是,C-POP仍需解决如何在作品中深度融入本土文化符号这一“文化辨识度”的难题,而非仅仅依靠单一的“泛亚洲化”风格作为标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