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用想也知道,5月12日的白天,中美携手发布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这两大事件看似独立,却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交织出一幅耐人寻味的图景:当中国以坚定立场推动国际规则回归理性,特朗普在这场贸易战认怂后,精明的李超人,也不得不重新校准商业帝国的航向。
所以,这事真的只是澄清一下那么简单吗?
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去看清楚一点:
3月4日深夜,长和在港交所公告,和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协议,要出售全球范围内的港口核心资产。
李嘉诚想把这些卖给谁?美国贝莱德。
你可以说这是商业交易,但也不能忽视——港口是战略资源,尤其是在当下这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。
从3月中旬开始,《大公报》连续三篇文章直指这笔交易“威胁国家安全”。4月2日那天,本是传闻中可能签约的日子,李嘉诚却仍然“按兵不动”,再无下一步动作。随后,东大也直接定性,这场交易上升为国际经贸斗争的一部分。再之后,4月27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话了:所有参与交易的各方,不得规避审查,未经批准,不得实施集中交易。
这意味着,如果谁想化整为零、偷偷绕过《反垄断法》的审查?那就等着吃罚单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