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理想国》中,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对话,以洞穴比喻主体所寄居的现实世界。在他看来,现实世界是虚幻的,受困于其中的人,仿佛被绑在座位上的囚徒,目力所及的,不过是观念在墙上投下的幢幢幻影。当他们走出洞穴,见到真正世界的火光,反而觉得炫目刺人。柏拉图的这一“穴喻论”影响深远。
在电影里,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柏拉图主义的回声,诸如《楚门的世界》《黑客帝国》等电影,都借这一洞穴隐喻,探讨真实与虚构的边界。易小星导演的《人生开门红》,则以当下网络时代的诸多光怪陆离现象为锚定点,重新估量“现实”这一概念。这是我们时代的《楚门的世界》,但这里不再有一道清晰地划开真实与虚构的水泥墙。
《人生开门红》剧照
在彼得·威尔的镜头下,楚门的前半生是一场不间断的真人秀,可只要他最终战胜内心对海与远的恐惧,扬起风帆,他便可摆脱那个虚假的人生,与现实迎头相撞。虚构被留在那个巨大到可以从太空望见的演播厅内,如同树脂被留在一枚琥珀中。虚构之外,便是现实,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。
《楚门的世界》上映的1998年,网络直播尚未出现,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尚未变得如此含混不清。如今这一切已然改变。饰演楚门的金·凯瑞,在2022年回顾这部电影时曾说:“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订阅频道,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小小楚门秀⋯⋯我经常在想,也经常被问到的是,楚门在走出那扇门后会发生什么事?我花了一段时间才了解到,他在外面依然会是独自一人,因为所有人都还是会回到虚构的世界里,他们都被要求待在摄影棚里。”在他看来,楚门终究还是如同柏拉图笔下的洞穴囚徒,被现实的光芒所击败,只能蜷缩回虚构的蜗牛壳中。
页码:下一页